时代召唤人才,事业需要人才,发展依靠人才。北京体育大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校是根本战略”的理念,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抢抓机遇、系统谋划,人才思想引领不断加强,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驶入“高速路”,人才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凝心铸魂”强担当——人才思想引领持续深化
学校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融入各项工作,引领人才增强政治意识,将习近平总书记给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内化为“带头拼、加油干”的责任心,外化为矢志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实际行动,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先生”。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落实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组织开展人才工作会、主题教育、专项调研、座谈交流、“校长接待日”等活动,全方位做好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支持服务工作。带领人才积极参加重大活动,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国家科技发展前沿阵地等,引领人才传承红色办学传统,坚持“以体报国”,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落到实处。
图:带领优秀人才前往陕西师范大学和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开展师德师风与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培训
图:学校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暨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会
图:人才工作座谈交流
“破立并举”促改革——人才体制机制焕发活力
人才工作始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学校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学校人才工作领导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岗位设置,探索构建“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引导教师面向教育、体育主战场,在教学训练、学生指导、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等方面作出实绩和贡献,建立职称破格机制,实施校院两级绩效分配,激发内生动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学校成为全国仅二所荣获人社部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点资格的高校之一,夯实了新时期学校“双一流”建设人才基础、促进了学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筑巢引凤”筑根基——人才集聚格局日渐成熟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十二年来,学校综合运用“以才引才”“就地引才”“多元引才”“柔性引才”等模式集聚全球智力资源。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等国内外权威专家近百人担任名誉或客座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人,新进教职员工543名,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超过55%,学缘和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国家级人才数量实现倍增,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热潮涌动,人才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人才队伍,正在聚势而强,不断壮大。
“沃土育才”显成效——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学校始终强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引导,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带领人才投身体育教育、科技助奥、人民健康、社会服务事业。组织近200人参加青年骨干人才培训营,输送近500人次教职工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等访学研修。研究生冠军班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0余人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9人,新增教学名师23人次,大批教职工、优秀团队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国家功勋教练员,中国“精英教练员”,世界范围、全国范围各类运动会先进个人、集体等全国性或省部级奖项和荣誉。近80人次在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心理学会、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等国际组织任职。
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研究生冠军班教师团队
图: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培养对象赴国内外研修
图:北京体育大学冰雪项目骨干教师(教练员)赴法研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密度、增强人才效能,在“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上下更大功夫,让学校成为体育教育人才的首选之地、集聚之地、成长之地,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一起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而奋斗!